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张薇) 近日,《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4)》成果发布会暨广州城脉商脉文脉传承发展研讨会在广州荔湾举行。根据该报告,2023年,广州举办的大中型文艺演出数量、演唱会参演艺人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广州文化消费市场强劲复苏
本次会议由广州大学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广州大学荔湾研究院、广州市城市学研究会承办,广东省区域发展蓝皮书研究会、广东省国家文化安全研究中心协办。《中国广州文化发展报告(2024)》由总报告、文化产业发展篇、文化事业发展篇、文化传承发展篇、文旅融合发展篇、专题研究篇6个部分组成。
报告指出,2023年,广州在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对外文化宣传推广、新时代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在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文化消费市场强劲复苏方面,广州制定出台了《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演艺中心实施方案》《广州市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实施办法》等一系列专项政策,高水平举办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23广州艺术季等一批高品质艺术节会,以及法语原版音乐剧《悲惨世界》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演出活动,吸引众多知名艺人来广州举办专场演唱会。截至2023年9月30日,全市批复的营业性演出达2498宗64999场,观众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有74宗107场。全年举办的大中型文艺演出数量、演唱会参演艺人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广州对外文化宣传推广出圈出彩,国际文化传播力与城市影响力稳步提升。
据统计,2023年广州办展规模再创新高,全年累计举办广交会、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广州文化产业交易会等各类展览活动373场,同时成功举办了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性会议论坛。
研讨广州城脉商脉文脉传承发展
当天,6位蓝皮书作者代表做了精彩的成果发布。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周雨博士介绍了《广州荔湾区“版权+非遗”推进非遗传承发展的经验与建议》。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汪东萍教授介绍了《广绣非遗文化英译及海外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成果。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课题组的《关于广州传承发展千年商脉的对策建议》《关于广州传承发展千年文脉的对策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广州的商脉文脉城脉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与创新路径。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与新媒体学院李俊副教授在《广州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基础与可行路径研究》中表示,广州应从三个方面加快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一是由市政府主导发布广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二是由市政府出台措施引导“非遗+直播”,打造全球非遗消费产业中心地位;三是利用广交会等国际交易平台,打通非遗消费产业链条,将广州打造成全国非遗品牌培育与非遗商品设计和集散的中心地。
2023年广州文化发展数据
举办大中型文艺演出数量、演唱会参演艺人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批复营业性演出2498宗64999场
观众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出有74宗107场
(截至2023年9月30日)
展会场次和展览面积均居全国第二
举办各类展览活动373场
展览面积合计1089万平方米
参展观展人数约176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