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院动态 >> 正文

打造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城市范例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01-28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以来,首次确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最近,广州市委发布的广州市“十四五”规划建议,将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确定为“十四五”的一个重点任务。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广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的战略布局已进入顶层谋划、系统推进、更上层楼的新的发展阶段。

    广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现实优势

    广州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关于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殷殷嘱托,明确提出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城市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

    近年来,广州通过博物馆之城、图书馆之城、志愿之城等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城市文明建设、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交出了一张张亮丽的成绩单,显示广州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坚实足迹,标志着广州文化建设推动和引领城市其他工作的功能越来越强,发展潜力越来越大。

    广州继续打造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新路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城市范例的关键阶段。广州要继续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创新实力和发展动力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需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第一,在城市精神凝聚、城市形象塑造方面继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一方面,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城市文化建设,以志愿广州、大爱广州、文明广州为牵引,系统推进全域文明建设,树立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新标杆;另一方面,要着眼于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的目标,统筹推进广州城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城市文化精神的传承弘扬,不断擦亮广州“四大文化品牌”,树立起文化底蕴深厚、开放包容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良好城市形象,切实提高广州城市文化软实力。

    第二,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广州要抓住广东省委以支持深圳的同等力度支持广州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广州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力争尽快在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文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投融资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一批全国领先的改革成果,全面激活广州文化发展新动能,切实提升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和广州作为我国华南对外文化交流门户的功能。

    第三,在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质量和效率提升方面继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十四五”期间,广州仍需着力推进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城区、城乡接合部加快文化项目的规划布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尽快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区域均衡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普惠化公共文化服务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的法制化、数字化、生态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广州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确保在当前的疫情常态化管理模式下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稳定供给。

    第四,在新时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继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当前,广州文化产业发展已经集聚了较大的产业规模,亟须将文化产业从城市的一般支柱产业进一步提升到城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新高度,尽快打造出与广州经济实力、城市地位相匹配的文化综合实力。一方面,要坚持“创新+消费+投资+贸易”的多向驱动,全面激发文化产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多点布局、重点布局和平衡布局,要在巩固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第五,在文化内容创作、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条的安全监管方面继续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新时代广州文化建设与发展,要兼顾广州作为毗邻港澳、辐射全球的世界文化中心城市的优劣势,坚持发展和安全协调推进的原则,不断增强城市文化发展中的风险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积极探索信息化开放环境下文化空间生态治理的新模式、新机制,大力倡导更健康、更理性的文化消费习惯,为国家守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南大门”。

    涂成林:广州市新型智库首席专家,广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谭苑芳:广州市新型智库负责人,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