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广州大学、广州市城市学研究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2024年中国广州社会发展分析与展望》。
本书由总报告、民生保障篇、社会治理篇、人才发展篇、社会服务篇、城市养老篇、婚姻家庭篇7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科研团队、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诸多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关于广州社会运行情况和相关专题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参考资料。

应加大涉老诈骗反制技术研发投入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在工信部、央行、网信办等部门推动下,电信运营商、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分别建立监测模型,及时感知发现高危涉诈行为,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然而,此类研发多由行业主管部门推动,且未有针对涉老诈骗的专项研究。广州应率先鼓励企业主体自主开展反制技术研发应用,尤其是涉老诈骗的专项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切实履行好反诈责任,加大对涉老诈骗反制技术研发的投入。
蓝皮书建议聚焦大数据产品,前移对抗防线。面对不断迭代的涉老诈骗技术,应聚焦发展对抗形式更加丰富的大数据产品,将防线前移到网络、平台和终端侧。通过提升感知能力,使其更高效、更智能、更强大。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行为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老年人受骗的风险。
同时,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蓝皮书建议着力发展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手段为主导的涉老诈骗治理技术,贯穿事前防范、事中拦截和事后止损全链条。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分析大量的交易数据和行为模式,识别出潜在的诈骗行为。在事前防范阶段,通过智能分析可以识别出高风险的用户行为,提前进行干预;在事中拦截阶段,可以实时监控交易过程,及时发现并阻断可疑交易;在事后止损阶段,通过智能分析可以迅速识别出受害者,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损失。